<pre id="o0pyb"></pre>

    1. <code id="o0pyb"><nobr id="o0pyb"><track id="o0pyb"></track></nobr></code>

      高教動態

      2023年05月12日

      中俄百余專家齊聚哈工程,為共建“冰上絲路”注入新動能!

      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5月6日,第三屆中俄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論壇在哈工程舉行。中俄近40家單位、百余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以“極地聲學探索 深藍信息融合”為宗旨,聚焦新時代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領域前沿科技,共同推動“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和極地聲學研究。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論壇上揭牌成立。

      論壇匯聚了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瑪林內特行業中心等6所俄羅斯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國海洋大學、浙大、清華等14所國內高校,以及中科院聲學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二、三海洋研究及南海調查中心、中船760所、715所等企事業單位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兩種形式參加研討和交流。

      哈工程黨委常委、副校長、大會聯合主席殷敬偉致辭。他簡要介紹了學校歷史發展沿革、“三海一核”辦學特色與極地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他說,學校與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在冰區船舶技術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在我國極地裝備技術領域形成了穩定的人才隊伍、雄厚的技術儲備、良好的開放共享合作關系,產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現已成為我國極地裝備技術相關研究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他期盼各位與會專家學者在論壇舉辦期間,充分研討交流產生新想法、獲得新認識、形成新思路,攜手共贏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學校將繼續發揮學科特色優勢,面向國家和行業需求,聚焦前沿和關鍵領域,積極開展極地聲學與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探索,為推進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俄羅斯MARINET行業中心監事會主席亞歷山大·平斯基通過線上致辭。他指出,當今極地技術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俄羅斯正加速進行的北極勘探,需要更加先進和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案確保該地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他希望此次論壇研討進行水聲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充分交流研討同時,進行相關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和導航等交叉學科技術研討,積極推動極地科研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創建應用極地研究和開發的解決方案和聯合項目奠定基礎,共同努力攜手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樹立國際開放合作的良好科技合作榜樣。

      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弗拉索夫·耶夫根尼在致辭中表示,遠東聯邦大學和哈工程同為中俄合作的門戶,長期以來雙方結成良好的伙伴關系,在聯合培養人才、工程技術領域合作等方面成效顯著,尤其致力于加強極地水聲通信方面的合作。他認為,此次論壇必將促進中俄雙方極地科技領域深化合作與交流。

      黑龍江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丁哲學在致辭中指出,黑龍江省深入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促進冰雪資源產業化,開展極地裝備及寒區設施、極地科學考察、冰雪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究,搶占極地寒區科技前沿制高點,不斷培育龍江創新科技力量,推動全省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作為我省高等教育的排頭兵,哈工程在極地科研與國際合作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實力,為龍江振興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充分交流極地研究發展趨勢和技術內涵,分享科技成果,為解決極地聲學和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提供新思路、貢獻新智慧,攜手推動中俄兩國極地領域深度合作,促進聯動融通,實現互利共贏。

      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致辭。他表示,中俄兩國是“冰上絲綢之路”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極地聲學作為信息領域的重要一極,是未來認知及開發海洋資源的重要依托手段。中俄相關科研機構,在極地聲學領域開展了理論、技術、設備和試驗等多方面的聯合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雙方在開展極地海冰區條件下的聲學特性和水聲信息技術的合作研究為推進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與哈工程結成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雙方聚焦國家戰略目標和重大戰略需求,重點圍繞海洋開發與監測、極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等多個重點領域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在深海表生礦產高效精準探測技術及應用示范項目合作中,雙方圍繞深海聲、磁探測、光譜探測、人工智能技術在信息與圖像處理等方面進行交流合作,力爭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并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繼續聯合進行科技探索、務實合作。

      浙江大學徐文教授、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卡拉切柴夫·弗拉基米爾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魏澤勛研究員、中國海洋大學陳顯堯教授、中國科學院聲學所衛翀華研究員5位中俄與會專家學者作特邀主旨報告;其他與會學者還分享了28篇前沿學術報告,主要涵蓋極地聲學研究的方向和熱點,對極地海洋科技一系列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為促進“冰上絲路”建設,特別是極地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貢獻新科技與新智慧。

      學校獲批的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致力于以“冰上絲綢之路”、“極地戰略新疆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集中打造針對極地海洋聲學研究方向國家級高層次科研創新合作平臺。實驗室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極地海冰區環境監測與保護、極地海洋資源勘探與利用、水面水下航行與安全保障方面,著力解決我國在極地海洋聲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中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以提升極地技術與裝備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極地領域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促進極地海洋聲學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能力,為探索極地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領域重大科技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殷敬偉受聘為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受聘為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船702所副所長葉聰受聘為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論壇由哈工程、俄羅斯MARINET行業中心、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以及俄羅斯交通大學聯合主辦,由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聲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極端海洋環境波動場前沿科學中心、亞歐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及裝備研究院、中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海洋信息科學與工程創新引智基地等單位聯合承辦。

      (信息來源:哈爾濱工程大學網站)

      分享至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得高潮

      <pre id="o0pyb"></pre>

      1. <code id="o0pyb"><nobr id="o0pyb"><track id="o0pyb"></track></nobr></code>